|
3#

楼主 |
发表于 2015-7-20 14:56:03
|
只看该作者
Q&A在答疑会前的第二次收集,欢迎大家积极交流,踊跃创新:
Q6: 我想请问一下论文中仿真的BLER中的block的大小是怎么定义的,即一个block包含多少比特,谢谢!
A6: 你好,一个原始block可以设置为包含1000个比特。大赛PPT后面参数建议有写。
Q7: 在SCMA.ppt第11页中,经过N次迭代后,在VN节点对码字m的猜测Qv(m),m=1,2,3,4,有以下几个问题:
(1)是否是找出最大的Qv(m),然后就可以判断每个数据层的码字,例如Qv(2)最大,则判为01;
(2)v=1,2,...,6.可以判决出6个2bit码字,这样的理解对吗?
(3)计算对数似然比时,LLR=log(P(b=0)/P(b=1)),在下面的推导中求和符号m:b(m,x)是什么意思呢?最后输出6个对数似然比吗?
A7:
1. 并不是直接判断码字是什么,而是用它来求比特LLR。比如Qv(2)最大,我们可以认为它最可能是01,但是其他码字也要一起算上,来计算每一位的LLR。
2. 对。
3. b(m,x)是表示码字m中的第x个比特的意思。例如此时我们每个VN都有2位比特。这个公式LLRx是求第x个比特的LLR的意思。
Q8: 请问本次大赛,要求的误码率是加上turbo编码以后的还是没加以前的,误码率最小应该是多少?还有,例如用户信息1200bit,turbo编码输出应该是2400bit还是4800bit?
A8: 加上Turbo以后的。误码率要求小于0.001。我们后面也定了信道编码码率为1/2, 用户原始信息长是1000bit,所以Turbo编码后应该是2000bit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