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道具 举报
莫问 发表于 2015-6-12 15:42 论文里码率是1/3,而我们用的是1/2
mengmeng202 发表于 2015-6-12 14:59 那篇论文的确写的是单用户SNR为横坐标的。如果你考虑到这一点后,和论文能基本对得上,应该就没问题了。 ...
yanzhxx 发表于 2015-6-12 15:37 可是论文里在SNR为0时的误码率接近0.5,如果你将仿真图形向左平移7.8db的话,那么在0db时误码率依然很低, ...
莫问 发表于 2015-6-12 15:42 论文里码长是3/4,而我们用的是1/2
yanzhxx 发表于 2015-6-12 18:54 你好,我仿真的结果也在8db左右误块率降为0,我想请问一下你仿真的在8db时误块率降为0,那么那条块码率曲线 ...
莫问 发表于 2015-6-12 21:31 我的误码率下降很陡峭,误块率你是怎么计算得到的呢
2.jpg (25.53 KB, 下载次数: 1127)
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
2015-6-12 22:08 上传
yanzhxx 发表于 2015-6-12 22:10 误块率我就是以2bit为一个块计算的,能加个QQ讨论一下吗?这是我仿真的结果图,感觉好像不太对,我QQ号: ...
莫问 发表于 2015-6-12 14:52 turbo的IP核我们怎么搞到呢????
yanzhxx 发表于 2015-6-12 17:02 您好,感谢您的回答,我对论文里单用户的信噪比是这么理解的:先将每个用户发送的码字归一化,然后叠加起 ...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MyFPGA
GMT+8, 2025-4-30 17:45 , Processed in 0.054215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